RSS
市场监管

制假售假5万罚金24年没变过 假货难禁该怪谁?
来源:本 网 作者:含 糊 时间:2017-03-02
    5万罚金24年不变,难禁假货,该怪谁?

  近日,阿里巴巴公开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引发了众人对假货问题的热议。有细心的网友就注意到一个细节: 1993年实施的对制假售假的罚金,24年来一直没变过。

  5万块钱意味着什么?放到现在,只能买下一辆奇瑞QQ轿车、北京一平方的房子。放在1993年,5万块钱却是一笔巨款。

  在当时,5万块钱就能买下北京一室一厅40平方的房子。北京职工的平均工资是4510元,折合每月375元。一名普通职工需要工作11年,才能挣到5万块。

▲1993年自行车和2017年5万的轿车▲1993年自行车和2017年5万的轿车
▲1993年粮票和2017年米价▲1993年粮票和2017年米价
▲1993年上海房价和2017年上海房价▲1993年上海房价和2017年上海房价
▲1993年,北京西单路口,店铺甩卖,标榜“真皮真货”,但人们开始知道“假货”。▲1993年,北京西单路口,店铺甩卖,标榜“真皮真货”,但人们开始知道“假货”。

  从1993年到2017年,时间过去了24年,工资翻番,物价上涨,这笔钱却一直没有变。

  1993年,《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如今,这个对假货的罚款标准仍然停留在5万元的标准。

  如果你在1993年制售假货,那么根据《产品质量法》,24年前的5万块足以让你倾家荡产。那时候的人们手里钱不多,而现在的5万块,不过是一趟欧洲游,一辆最低配的车,相比制假售假收获的暴利,简直微乎其微。

▲爱马仕超A货售价在2000元以上,批发价1200元▲爱马仕超A货售价在2000元以上,批发价1200元

  随着全社会打假的呼声越来越响,社会也在痛苦的代价中一步步前行,而对制假售假条款的规定却被停留在24年前。

  那24年没涨的制售假货罚金是时候该涨了吗?涨多少才合适?

  如果只是简单地提高罚金,从现在的5万元涨到10万、100万、1000万……与其说这是在打假,不如说这是以罚代管。制假售假者以交罚款的形式,换取制假售假“许可证”。

  罚款一度在我国是最有效的制裁方式,因为那时普遍穷,一笔罚款都可能倾家荡产,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一样了,简单的处罚是不够的。处罚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执法的目的从来不在于处罚,而在于彻底终结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如果只是处罚而不解决问题,就会陷入一种“越罚越假”的困局。

  一方面,执法部门会产生利益冲动,执法成“执罚”,违法越多收益越多,不断从自己的不履职行为中获利,放任和纵容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制假售假者都是理性经济人,会从利益意识来考虑问题。倘若制假售假的收益远远高于行政处罚,企业就会很乐意接受处罚。如此一来,假货问题便会更加严重,执法则成了制假售假的“帮凶”。

  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总监叶智飞提到一个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2015年,阿里输出线索联合公安打掉一个制售假LV案,并抓捕了制假者;一年后,在和公安配合打掉又一个制假窝点时发现,这次与之前的案子居然是同一批制假者。

  “犯了再改,改了再犯”这样的恶性循环,光靠提高罚金是不能终结的,还需要刑罚。对此,阿里巴巴首次公开呼吁,动用严刑峻法加大处罚,以当场查获假货案值定罪,改为以出现制售假货行为来定罪,像查处酒驾违法行为一样,来斩断假货产业链。

  查处酒驾违法曾向全社会传达明确信息:“酒驾”者必承担严重后果。醉酒驾驶被正式列入刑事犯罪范畴。“酒驾入刑”三年来,震慑作用相当明显,全国查处醉驾同比下降四成。

  是时候,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让假货从中国消失了!


(责任编辑:hjr)

千兆光纤无限流量 超值优
千兆光纤无限流量 超值优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闽ICP备09047739号-1 Copyright · 1999-2016 海西质量网 ZLW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本站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主办单位: 中国质量万里行福建省投诉站
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139号屏东大厦十四层
电 话:(0591)87862834 传真:(0591)87867959 邮箱:2714440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