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食品安全

浙江台州官方在菜场做实验辟谣河蟹注胶水
来源:本 网 作者:含 糊 时间:2017-02-10

      一则关于不良商贩给河蟹“注胶增重”的视频近日在浙江台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流传。视频中,一位该市温岭市口音的男子掰开两只活蟹,指着蟹黄旁透明胶状物质称是无良商贩为增重注入的“胶水”。

  对此,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月7日邀请当地媒体、志愿者、区实验小学科学老师林志及学生,一起到台州最大的农贸市场进行“螃蟹注胶和注水”的比较实验,并在某直播平台全程直播。

  “‘胶水蟹’的视频流传了大半个月,市、区市场监管局都曾在微信公众号上辟谣,但效果欠佳,区消保委仍陆续收到被谣言左右的不实举报。”区消协副秘书长严杰9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通过直播实验辟谣,就是让更多消费者了解真相。为体现公正性,实验全程由当地小学生与科学老师完成,市场监管局人员不直接参与。

  在随机挑选的三只公河蟹和三只母河蟹实验先称重、记录之后分别标上A、B、C、D、E、F。 本文图均为  椒江市场监管 图

  给A、D 注射3ml蒸馏水。

  B、E 注射3ml胶水, C、F为对照。

  记录死亡时间。

  至9日15点,现场实验视频被播放9362次。视频中,区消保委志愿者先从农贸市场不同摊位随机选购鲜活公、母河蟹各3只。在市场旁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内,林志将6只螃蟹分别标上A~F的标签,记录下每只的重量。然后,用针筒抽取蒸馏水、明胶溶液各3毫升,分别给其中四只母蟹和公蟹注射,再将它们与未注射任何物体的两只螃蟹放在一起观察。

  1分钟后,注射过的四只螃蟹开始不停吐泡;9分钟后相继失去活性;14分钟后相继死亡。未被注射的两只全程没有异样。林志再次称重,发现被注射的四只每只增重约3克,按市价算每只能多卖0.3元。

  将六只螃蟹煮熟后拨开,其外表与味道并无区别,也找不到类似胶水的物质。现场志愿者解释,明胶在60度以上的温度下溶解于水。

  “实验表明,注水、注胶会导致螃蟹很快死去,且增重不明显,对商贩来说得不偿失。”林志对在场观看的市民说。

  河蟹结构图。

  视频中,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罗华明也解释,透明胶状物是公蟹的蟹膏,即雄性副性腺及其分泌物,是雄蟹强壮与成熟的标志。自然状态下,蟹膏为青白色半透明果冻状液体,蒸熟后为半透明、粘状胶质。


(责任编辑:hjr)

劣质横梁“肚里”装的全是沙,泰禾红裕业
劣质横梁“肚里”装的全是沙,泰禾红裕业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闽ICP备09047739号-1 Copyright · 1999-2016 海西质量网 ZLW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本站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主办单位: 中国质量万里行福建省投诉站
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139号屏东大厦十四层
电 话:(0591)87862834 传真:(0591)87867959 邮箱:2714440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