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食品安全

厦门:无证作坊藏集美后溪一民宅内 生产“黑心粿条”销往菜市场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作者:竹马 时间:2016-06-15

    核心提示:苍蝇、臭水沟、粿条…在集美区后溪镇英村三里53号的居民楼内,一家无证无照的黑作坊正在生产粿条,没有安全保证的粿条最终流入市场。昨日,记者将情况反映给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到现场取缔了该黑作坊。

数量多

几乎每天都在做每次生产数百斤

环境差

作坊内苍蝇乱飞 水沟也发黑发臭

    苍蝇、臭水沟、粿条…在集美区后溪镇英村三里53号的居民楼内,一家无证无照的黑作坊正在生产粿条,没有安全保证的粿条最终流入市场。昨日,记者将情况反映给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到现场取缔了该黑作坊。

举报

粿条作坊藏身居民楼

    近日,市民陈先生拨打本报热线968820反映,最近在集美区英村三里53号出现了一个黑作坊。“专门生产粿条的,几乎每天都在做,环境很差,臭气熏天。”陈先生称,每次生产的粿条都有几百斤,都用货车运往厦门的菜市场售卖。

    前日,记者到现场暗访,英村三里53号位于距英村小学不到200米的一座2层楼的居民房,有一个长六七米、宽五六米的院子,顶部用铁皮搭盖着。

    院子四周都用围墙围着,进出的铁门紧闭,与周围居民楼看似无异。但一根从铁皮屋角落伸出的烟囱暴露了位置。记者透过门缝和周围较高处往里面看,虽然没有开工,但里面随地摆放着各种颜色的塑料桶,还有锅灶、制作粿条的机器等。

    “做粿条的时候,院子会不断冒出蒸汽,里面的工人把做好的粿条拿出来随地晒,有时候苍蝇都飞上去了。”陈先生说道。

    昨日,记者将情况反映给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英村三里53号并没有相关登记,不具备生产加工粿条的资质。

行动

相关部门现场取缔黑作坊

    昨日下午,记者和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到现场。进门时,里面的工人正在加工粿条,而一些较早做好的粿条或放在客厅内的椅子上,或存放在房间的冰箱内。

    院子墙壁上挂着各种电线和水管,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不断产出粿条,旁边的木桌上摆放着生产原料淀粉,从锅炉不断冒出的蒸汽充斥着不透风的院子,人站在里面没多久就感觉到闷热出汗。几个放着制作粿条原料的塑料桶放在水槽旁,上面停满了苍蝇。水槽下的水沟已经发黑发臭。

    执法人员现场叫停了作业的工人,要求现场负责人出具相应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现场的负责人称,卫生许可证正在办理,但有营业执照。

    不过,执法人员查看了营业执照后,发现地址不符。“营业执照的公司名称是‘厦门龙诚康粮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是在岛内。”执法人员称,即便是地址正确了,该公司也没有卫生许可证,不能生产粿条。

    作为一家无证无照的黑作坊,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当场取缔。执法人员调查了解到,该黑作坊刚开设不久,专门生产粿条,每次生产上百斤,随后运往菜市场售卖。

    执法人员封存了已生产的粿条和设备,今后将会加强该区域的巡逻,若是市民也发现该处无证无照继续生产,也可以拨打举报热线12315或6384315反映。

【背景】

厦门有条件放开小作坊生产

    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粿条生产其实厦门是允许小作坊生产的,但是有条件的开放。但食品目录内的小作坊生产,也有一些附加条件,生产者必须要证照齐全。

    “像生产粿条,首先要办的是营业执照,然后根据相关要求办理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我们会到现场核查原材料的进货渠道、环境卫生条件、加工环节的流程,工人还要有相关的健康证明,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检验是否超标等。”执法人员称,加工的流程《厦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允许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第一批)》里也有详尽的规定,小作坊也要严格执行。

【相关】

微信扫二维码 便知酒真假

厦门酒类商品二维码溯源平台明日投用

     明日,由市商务局开发的厦门市酒类流通监管系统2.0版本——厦门酒类商品二维码溯源平台将正式投入使用,市民只要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便能知晓酒的真假。

    据了解,这一平台是在原有的厦门市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平台和厦门市酒类流通管理微信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开发完善了13块46项功能,创新“互联网+酒类管理”新机制、新平台。消费者只要用手机微信扫一扫酒品二维码标识,就能即时获取该酒品信息,真正实现“扫一扫,辨真假”,确保所购酒品的质量安全。

 

 

 


(责任编辑:竹马)

劣质横梁“肚里”装的全是沙,泰禾红裕业
劣质横梁“肚里”装的全是沙,泰禾红裕业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闽ICP备09047739号-1 Copyright · 1999-2016 海西质量网 ZLW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本站转载的文章及图片,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主办单位: 中国质量万里行福建省投诉站
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139号屏东大厦十四层
电 话:(0591)87862834 传真:(0591)87867959 邮箱:271444080@qq.com